首頁 > 部屋服務 > See電影 > [台灣]影聞其詳/金馬影展 同志顯影
See電影

[台灣]影聞其詳/金馬影展 同志顯影
Oct. 2, 2011, 5:17 p.m.

【聯合晚報╱聞天祥】
2011.10.02 04:15 pm


雖然有點老王賣瓜,本屆金馬影展(11月3-24日)的同志電影真的頗有看頭。不但兩大影展的最佳影片都來了,甚至還有同志紀錄片名導托默賀曼的專題與講座。

這當中包括柏林影展泰迪熊獎最佳影片「教練與男孩」。男學生一夜挑動,表面上好像沒什麼事發生,卻在男孩離去後,攪亂教練一池春水,在往後的日子持續蕩漾。完全跳脫了社會新聞的獵奇角度,以及上下主從的師生位階,細微且風格化地刻畫情感的張力。

評審團大獎得主「扮裝遊戲」則是講帥氣小女生以男孩之姿馳騁球場,擄獲其他少女的心,然而青春期帶來的身體變化,就要戳破掩飾的秘密。天才的表演令人嘖嘖稱奇,更並置了身體與心理的議題,迷人程度不下當年的「玫瑰少年」。

說到身體的秘密,「雙面羅蜜歐」更是勇於碰觸禁忌,一個即將變性成男生的女生,竟然愛上了另一個男生。集變性慾與同性戀於一身,等同於社會的弱勢再弱勢、邊緣再邊緣,即使是同志族群也不見得能招架得住,其中的坦承卻震撼人心。

在今年坎城拿下酷兒棕櫚獎的南非電影「美.男子」進一步撕開了看似正規保守的白人男性,頂著丈夫、父親、小企業主的頭銜,骨子裡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同性戀,看他怎麼一面把社會教他的歧視言行徹底演練,一面忍不住慾望起如希臘神祇般的年輕糅體,他的痛苦就是最大的諷刺。

同志話題早就不是禁忌,甚至成為被拿來炒作的材料。然而從這些題材或手法都直探到底的作品裡,你會發現原來我們社會的爭議是如此膚淺,對於性別、性向的理解如此狹隘,卻又愛擺出救世主的姿態去踐踏別人的尊嚴。優秀的同志電影不只在提供同志族群作夢的園地,更多時候它反映的是遠比我們以為更幽微複雜的人性,並藉以呈現真正的世界,沒有人可以事不關己。

以色列導演托默賀曼是一個上好的例子。他的紀錄片表面好像都在講他自己、他媽媽、他的愛情,活脫像個家庭電影。但看著看著,猶太人的歷史淵源、以色列的社會衝突、甚至延伸出去的跨性別、跨種族、跨階級問題,自然而然都包含在裡面。本來,再獨立的個體也會受到環境的影響,當他剖陳自己到達一定深度,也就能見微知著了。

同志電影不該只是同志的專利,因為他可能是你的父母、子女、朋友的故事。看過這些電影後,你也許不再那麼斬釘截鐵,卻應該擁有更多包容的力量。即使撕下同志標籤,作為電影創作,他們依然擲地有聲。確實是本屆影展不容錯過的部分。



http://udn.com/NEWS/ENTERTAINMENT/ENT3/6626417.shtml